从传统车企剥离出来的北汽新能源,历经9年,从自立门户到如今登陆中国A股市场,完成了华丽的蜕变。如果说上一个9年是北汽新能源在迎合市场发展,那么下一个9年,甚至更远,北汽新能源则是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起引领带头作用。北汽新能源不仅要造车,而且还要向新时代下的高科技企业转型。
11月2日,汽车评价研究院组织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专家团,携汽车行业专家学者、权威媒体走进北汽新能源。总结其9年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和经验积累,展望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时期,北汽新能源未来的转型机遇与战略思考。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在介绍北汽新能源9年的发展历程和战略规划时,多次强调“创新” 和“走出去”的理念。郑刚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在创新理念上,北汽新能源坚持“三个遵循”。
一是遵循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以创新为核心强化技术,同时,还要兼顾市场、商业模式、体制机制协同创新。特别是在机制体制创新上,北汽新能源可以说是行业的先驱。郑刚介绍,从2009年成立国内第一家独立运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到2014年,北汽新能源成为国内第一个进行股改的公司,2017年,又是第一批地方国企里实现员工持股的国有企业,2018年,北汽新能源又成功完成重组上市。“可以说,整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伴随着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而不断创新,这九年里,我们几乎没落过一个国企改革的浪潮,没有丢失一个这样的机会。”郑刚说。
二是遵循行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郑刚介绍,北汽新能源以电动化为核心,逐步走向智能化、网联化。在产品形态上,第一步从“油改电”的产品开发,第二步发展为汽油车与电动汽车同步联合开发,第三步才是以全新平台的正向开发。郑刚坦言,“完成这三步,我们用了六年的时间。”
此外,郑刚特别强调北汽新能源的开放和“走出去”理念。郑刚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绝不仅仅在中国,而北汽新能源所关注的是世界市场。“我们可能比燃油车更有机会率先走向全球。”基于这种预见性意识,郑刚强调,北汽新能源现在所有的产品标准、试验验证标准等,都在努力使用欧洲标准或美洲标准。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的电池功能和安全实验室,是与戴姆勒-奔驰共同合资投建,按照奔驰在欧洲本土的标准来做电池安全管理系统。今年底开始开动后,北汽新能源将来所有的产品开发和验证,都将与欧洲整车厂采用统一标准。”
在未来的战略规划中,郑刚指出,北汽新能源的总体目标是,要实现两个“世界级”,即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和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企业。为实现未来战略目标,郑刚总结为“四个支撑”。他说,“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国际化的人才团队、数字化的经营能力以及高效的组织流程,是实现整个战略的基础。”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对北汽新能源这9年里取得的创新成果,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表示肯定。李庆文强调,北汽集团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走在前列,最大的创新在于不但创立了北汽新能源公司,还及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完成了混合所有制,大胆实施了员工持股。
“北汽新能源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科学有效的利用资本市场,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李庆文表示,“只有有了先进的体制机制,才能保证战略的先进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同时,他还表示,北汽新能源聚焦于电动化的发展路线符合国家核心发展战略,只有专注和聚焦这一领域,才能够实现两个世界级目标。
此外,李庆文认为,北汽新能源脱胎于传统车企,不仅拥有传统汽车公司的基因,同时还具有自身独特的、新的基因。制定有别于传统车企的战略和品牌定位,将更能够助力北汽新能源走得更稳。在听过郑刚的介绍后,与会的其他专家团代表也对北汽新能源这些年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予以高度评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世界汽车组织第一副主席董扬表示,北汽新能源位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前列,而且建立了专业的团队和研发体系,形成了完整的产品供应规模,值得骄傲。他认为,一个好的领导团队和正确的战略,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创新发展,北汽新能源能够做到这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巡视员、原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富昌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讲,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能够做到正向研发设计,并且拥有全新开发的平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经济日报原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编委委员、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对北汽新能源的评价用了三个“没想到”。他说,“北汽新能源让我吃一惊,没想到发展这么壮大,没想到发展这么好,没想到发展速度这么快”。
中国工程院创新研究室主任李新男认为,北汽新能源发展思路可以说是“快、实、新”。从三电技术开始抓起,到现在已经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速度很快。另外,北汽新能源积极合作和引进的路线、脚踏实地的作风和不断创新的思路,都对其多年蝉联销量冠军起着关键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首席研究员郭铁成评论道,北汽新能源的国企改革具有普遍意义,值得总结。他认为,北汽新能源将人力资本置于企业发展的核心地位,体现了新兴产业的特点,即人是无形资本,更是核心力量。
原机械工业部汽车司副司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对外经济合作组副组长陈林表示,北汽新能源非常好的观念在于市场、技术、模式的引领作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李万里对北汽新能源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中坚力量,多年蝉联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予以赞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中国区域科学学会会长杨开忠认为,北汽新能源能够与高校紧密合作,是一种优势资源互换的过程。他同时表示,强化企业内部创新,北汽新能源还应将本土化与全球化相结合,来实现开放创新体系的升级战略,对此他看好北汽新能源的发展潜力。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专家、汽车技术情报所总工程师黄永和对北汽新能源的发展成果表示肯定,同时他认为,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后,企业应该发展多种续航里程的车型,满足多极化市场的需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认为,北汽新能源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做得很好。另外,与很多初创企业不同,北汽新能源的创新遵循技术和创新规律,做到了一步一个脚印。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城市品牌评价中心主任解树江表示,北汽新能源获得了很多荣誉和标签,他认为最耀眼的标签是“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第一”,并且这一标签具有历史意义,应得到更有效的宣传。中德诺浩汽车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孙勇表示,销售升级的核心是网络升级和经销商升级,北汽新能源将销售网络体系做大做强,是下一步卖好车的保障。
中国科学院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首席研究员张赤东指出,北汽新能源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的落地与进步,值得持续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彭春燕表示,此次走进北汽新能源,对其有了进一步了解,作为政策研究部门,将继续深入挖掘研究分析北汽新能源的创新发展,为国家一些决策部门做好支撑。
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络组办公室经济学博士、副教授邸晓燕表示,从国际角度来看,一些国内企业对标特斯拉、奔驰、宝马等外资品牌,并已经在某一领域做到全球领先,但是下一步该如何确定研发和创新方向,也将是值得北汽新能源重点研究的课题。
在座谈会开始前,专家团队在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等人的陪同下,一同观看了北汽新能源汽车换电全过程,并试乘试驾了多款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
一直以来,北汽新能源大力倡导电动汽车换电模式,去年11月3日,北汽新能源启动“擎天柱计划”,计划到2022年,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建成3000座光储换电站,累计投放换电车50万辆。郑刚表示,目前已建成100多个换电站,累计投放换电车5000多台。
专家团认为,此次到访北汽新能源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汽车品牌所处阶段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战略。对北汽新能源来说,这是一次与业内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和讨论行业发展,进行思想碰撞的机会,将有助于促进企业加快发展。